迪士尼从来都善于并购,它很清楚动漫品牌的绝大多数收益来自于后期的衍生品开发。自2006年伊始,迪士尼并购了著名动画公司皮克斯(pixar)、漫画公司漫威(marvel)、卢卡斯影业(lucas film)等公司。这些公司的《星球卫士》《赛车总动员》系列动漫形象在收购前就早已风靡市场,但祸不单行,如今,这些公司要么被关停、要么被裁员,而一直以来迪士尼做的努力便是将这些著名的动画品牌授权给其他开发商。
“迪士尼的亚太市场销售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5%左右,它的核心收入在北美地区,所以喜羊羊很难得到迪士尼的重视,授权给迪士尼非常可惜。其实,喜羊羊应该深挖中国市场,动漫品牌的国际营销路径不可大而散。”里斯伙伴(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总经理张云说。
他认为,动漫企业应该首先专注于做好内容,切不可小露锋芒便着急研发衍生品,在深耕当地市场的基础上,应该将授权作为核心业务。“机器猫的出品方走的就是经营授权这个路径。虽然当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量还偏弱,但不少企业通过授权盈利。比如,温州一个发明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盖的小企业发现某外资企业对其专利进行了模仿,便通过打官司赢得了几千万元的收入。在中国知识产权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好好利用授权、反盗版这一‘武器’维护自己的品牌。”
我们的“羊羊”品牌价值将如何在未来进行延续?
原创动力对记者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内容为王”的策略,在动漫产业链上游——坚持做好关键性内容的创新创作。而针对喜羊羊品牌,公司会丰富品牌的全方位运作,配合一系列大电影、嘉年华等衍生形式发展动漫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另外,“我们有意打造‘喜羊羊学中文’这样一个幼教项目,让喜羊羊能够承担中国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