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产业链不是动画产业链-ag真人官方网

玩具产业链不是动画产业链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2-12-20   人气:1284   【字体: 】

    @黑匣子陈廖宇

    现在业界很多人推崇“动画应该是产品的广告”这个观点,电视中也频现直接以产品为中心的动画片,并且其商业模式被奉为“动画产业链”的成功例子。其实,这是把“玩具产业链”误当成“动画产业链”了,在玩具产业链上,主导方与最大获利方是玩具商,动画只是链上一环。

    我对哪种模式皆无褒贬之意,即使动画从业者选择做别人链条上的一环,也无可厚非,但要认清楚本质,不能明明替别人打工,却以为自己是老板。我现在怀疑,所谓的中国动漫利润就是这么统计出来的,把别人挣的钱算成自己的了,要不怎么绝大部分动画公司和动画人都是穷人呢?在当下中国的“产业链”中,做玩具的说自己要通过动画片提高销售量,我信;而做动画的说自己要通过卖玩具把钱挣回来,基本是痴人说梦。

    给动画电影档期的四个建议

    @胡宗京

    最近几部动画电影档期让人很纠结,我认为:1.应把动画电影本身而非档期作为考虑重点,别怕真人电影,因为在哪个档期你都会遇到。2.你必须研究透彻自家片子的目标用户基数和“天花板”,这是基础。3.别人的建议一定要有数据和逻辑支撑,别相信凭经验判断者。4.把档期改来改去不如不改,固定了观影习惯才好培养固定观众。

    我眼中的动漫公司

    @动漫信徒周宇

    我眼中的伟大动漫公司:首先,要会写故事,故事应该是在动画片和剧场版之前得到证明;其次,善于搭车强势媒体和使用最新视觉技术,手机和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强势媒体;再次,动漫公司精通广告,说到底动漫即广告;最后,批发授权是动漫的核心魅力。

    严格说来,很多中国动漫公司还处于沽名钓誉阶段。目前动漫行业里我最认可的是漫友和知音漫客两个公司,虽然他们没有切入剧场版,但通过市场对动漫的理解无人能敌,只不过目前注意力主要在14岁至18岁这个群体,相信3年以内他们会在剧场版上有突破;而优扬传媒之类的广告公司一旦对内容产生“化学反应”,也会成为产业链上的猎食者。

    关注自闭症的动画短片

    @动画那些事

    《sensory overload》(感受负担过载)是一部关注自闭症的动画短片,它从一个自闭症患者的角度,描述了这个世界在感官上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短片中人物和场景虽然都采用比较简略的线条塑造,但是角色的动作和表情都做得非常逼真细腻,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用了rotoscoping——这是一种将真实影像作为参考进行动画创作的动画技术,由 max fleischer发明于1915年,通常译为“动态遮罩”或“影像描摹”。

    该片属于美国联邦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所资助的3年期跨媒体项目“与自闭症患者打交道”的一部分,由miguel jiron导演并创作。


分享到:

最新资讯 | 商务合作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定制服务 | ag真人官方网的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ag真人官方网的友情链接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联系ag真人官方网
ag真人官方网 copyright(c)2011 teamcool.cn 福州天之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g真人官方网的版权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