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动画片产量全国第三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2-17 人气:2523 【字体: 】广电总局14日通报,2011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435部261224分钟,比2010年增长18%。
通报说,按国产动画片生产数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原创动画片制作生产机构为: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无锡亿唐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平潭水木动画有限公司、杭州漫奇妙动漫制作有限公司等。国产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位居前列的城市是:杭州、深圳、无锡、沈阳等。生产数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是: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深圳市动画制作中心、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区动漫产业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无锡动漫原创分钟数呈螺旋式增长。
高产能对动漫产业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要求——
原创分钟数如何实现“动漫盈利”?
龙年伊始,喜讯传来:无锡市三项动漫作品获2011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大奖,两项作品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入围奖。
无锡动漫的这份成绩单,遵循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铁律。“十一五”期间,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业在无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在动漫原创分钟数呈螺旋式增长的同时,高产能对动漫产业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要求。无锡动漫在收获精品的同时,直面盈利命题:长达3万多分钟的动漫原创分钟数,如何实现利润变现?
从时长3百多分钟,到时长3万多分钟,年原创分钟数的快速增长,绘出无锡动漫的成长轨迹
无锡人对动漫产业的认识,最早来自清扬路上一家名叫“神笔马良”的动画制作有限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这家台湾独资企业以“代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是无锡首个从事动漫制作的公司。
无锡动漫产业真正开步走,始于2005年。那年6月1日,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成立。当年,时长300多分钟的省内首部原创二维动画片《东方神娃》在锡诞生,在江苏少儿频道播出后反响强烈。
美丽童话,自此在无锡踏上了“掘金之路”。2006年,无锡市出台《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政策红利之下,无锡动漫开始高歌猛进,当年原创动漫分钟数达3273分钟,原创产量达全省第一。
原创分钟数,一度成为动漫产业的“gdp”,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考量一座城市或地区动漫原创实力的硬指标。无锡,也一度将原创分钟数的长短,视作衡量动漫产业发展的标尺。在这杆标尺下,无锡各动漫企业在引进设计、制作人才时有的放矢,原创分钟数不断上升。2010年,无锡市动漫原创分钟数达3万多分钟,位列全国第二。
伴随着原创分钟数的不断攀升,无锡市动漫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4家,逐年递增至目前的150多家,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不断落户无锡,涌现了慈文传媒控股的子公司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亿唐动画、巨人网络、雪豹十月、世纪宏柏等大企业。
“回望2006年至2010年这五年,无锡动漫呈现了新兴产业的显著特点:增长幅度快、环境污染低、附加值高,这也坚定了无锡在‘十二五’期间将动漫网游作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来发展的决心。”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兴表示,动漫作为新兴文化产业,其产业链长、与科技结合度强,在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重要产业之一,但从无锡动漫发展现状来看,各大板块一齐开花,盘子大却散,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动漫作为文化产品,属于“内容产业”。从规模扩张,到生产精品,这些都成为动漫盈利的前期铺垫
动漫作为文化产品,既有“文化”含量,也有“商品”属性,属于“内容产业”。好的内容,是动漫挣钱的前提。从国外动漫的盈利模式来看,都是依靠一个妇孺皆知的动漫人物来盈利的,如米老鼠、唐老鸭,如铁臂阿童木等等,深入人心的卡通人物,缘于精彩的动漫故事,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根植人心,然后开发出从多衍生产品,小的如文具盒,大的如主题公园等等。根植于人心的动漫形象,成为该产业挣钱的前提。
也因此,“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成为动漫的产业特点。在国内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动漫要闯出一条产业之路,那就得以内容取胜,这就对“精品生产”提出了要求。“十一五”期间,无锡动漫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吉娃娃和他的伙伴们》、《尾巴梦幻曲》、《福五鼠之三十六计》、《西游记》和动画电影《快乐奔跑》、《藏獒多吉》等,均在省内外乃至国际评选中收获了不少奖项。而在新近推出的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大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中,无锡市又有五部作品获奖。从原创分钟数的不断攀升,到摘得国家级精品奖项,无锡动漫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
但出精品只是动漫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从首个东方神娃,到吉娃娃、秦汉英杰、福五鼠、哈皮父子等,近年来,无锡动漫形象层出不穷,但被人记住,且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并不多。于是,“整合”成为无锡动漫产业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词:整合资源、整合企业、整合动漫形象,集中优势兵力攻坚。
归纳、梳理150多家动漫企业,“化零为整”体现集群效应,做出产业“含金量”,增强盈利能力
“动漫企业亏多盈少,都是靠政府补贴才能勉强度日。”一段时间以来,这是外界对动漫业的认识。但有关部门人士认为,这是对动漫产业的误解。
“且不说国外动漫产业做得风生水起,放眼无锡,150多家动漫企业,百分之百为民营企业。如果只亏不赚,有哪个民营老板愿意赔钱挣吆喝?”市动漫办主任贺军表示,无锡动漫产业目前不是没有盈利能力,而是处于“微利时代”,他扳着手指说,“慈文、亿唐、金一、灵山,在无锡首批具有上市潜质的四家文化企业中,动漫占了半壁江山;说起无锡文化产业,动漫产业也是主力方阵,无锡动漫不是不能挣钱,而是盈利能力不强。”
而增强盈利能力,离不开三大要素:集群发展、内容出彩和拉长产业链。无锡150多家动漫企业,其产量中,原创、外加工和网游各占三分之一,以业内眼光来看,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但问题在于,这些企业分布在无锡市各个板块,比较分散,如果将这些企业集中在一、两个园区,“化零为整”将大大发挥集群效应,实现规模化发展。“集群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个园区内,从设计、制作、发行到衍生品制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另一种是众多动漫企业向园区聚拢,激发集群创新。”
“规模扩张,是每个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动漫产业概莫能外。”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认为,无法形成集群规模,那就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以集群效应,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以及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作室,有效拉长产业链后,无锡就能形成自己的“动漫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