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病结:炫酷的技术救不了平庸故事-ag真人官方网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病结:炫酷的技术救不了平庸故事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7-27   人气:1415   【字体: 】

  对国际动漫业而言,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毋庸置疑,未来三年内,中国动漫产业产值即将直指1000亿元。尽管如此,在国际动漫版图中,「中国创造」依然缺乏一席之地。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德稻动漫大赛,诸多奖项居然均为空缺。大赛评委们毫不留情地批评,参赛作品模仿痕迹过重、创意缺失,作者们工于技巧展示,却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涵。而在这些动漫界大腕看来,于动漫技术突飞猛进的今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仍然至关重要

  由ccg expo与德稻教育机构联合主办的ccg德稻动漫创意大赛本月在沪落下帷幕。与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的论坛上,德稻携大赛评委、世界各国顶级动漫大师,包括加拿大著名动画教育家、谢尔丹学院荣誉教授罗宾京(robin king),《夜访吸血鬼》、《铁达尼号》的视效总监马升腾(terrence masson),《金刚》的视觉开发设计师高瑞范(paul john griffin),《孔雀王》导演荻野真,以及曾获得艾美奖最佳音乐奖的音乐人王宗贤等济济一堂,共同把脉中国动漫行业发展格局。

说好故事最重要

  ccg德稻动漫创意大赛共分为动漫动作表现、动漫形象设计、视觉特效、动漫音乐四大类奖项。不过,在奖项揭晓阶段,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为何众多奖项最终是空缺呢?比如,视觉特效就只有一个鼓励奖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活动主办方、德稻教育机构总裁、本次评委会评委夏军对本报表示,他们确实收到了很多作品,其中有优秀的作品,但大部分作品模仿痕迹过重,创意缺失,作者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技巧展示方面,却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涵。

  评审团主席罗宾京是素有「动画界的哈佛」之称的加拿大谢尔丹学院计算机动画项目创始人,他在点评大赛作品时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一致认为很多作品并没有表现出中国动漫人应该有的水平。」他表示,中国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总长度是26万分钟,这在数量上足以证明中国是动漫大国,但不足以说明中国就是动漫强国。

  在罗宾京看来,讲不好故事,是中国动画的软肋,「动画片如果故事平庸,即使用最炫最酷的技术效果也救不了这个片子!」他认为,特效及技术表现,只是动漫的手段,而「如何讲故事」和「讲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动漫作品的灵魂,「一部优秀的作品,最后让你记住的是『故事』,你不会在意它是『如何表现』的,没有『故事』的作品终究逃不过稍瞬即逝的结局。」

  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在世界各大影院屡屡卖座,而深受中国动漫迷热爱的日本动画,其中表现过中国元素的动画数量就占整个日本动画数量的86 %以上。在罗宾京看来,中国并不缺乏独特、优秀的创意元素,五千年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足以支撑动漫创意,但目前中国动漫作品中,却很难发现这些中国元素的魅力,「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抄袭和模仿欧美和日本的动漫创作,而是要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出发,以中国的方式讲符合国际价值,符合国际市场的故事。」

国产动漫的「低龄化」误区

  曾经参加动画剧集《忍者神龟》、《刺猬索尼克历险记》的美国著名动漫编剧杰弗瑞.斯考特(jeffery scott)也作为嘉宾出席了是次论坛。不过,斯考特认为,没有好的故事并不单单是中国动漫的症结,而是全世界动漫业的通病,「大家都会把钱投在后期的制作上,殊不知,好故事坏技术仍是好作品,而坏故事好制作仍然是坏作品。不管是导演、制片人还是后期人员都应该学习故事的技巧与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故事完整不走样。而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制作人员会为了创造一个视觉上有趣的东西而兴奋,但其实这些技术和故事完全没有关联。」

  就中国动漫业而言,还有一点令罗宾京感到惊讶,很多中国动漫作品,居然只用两三年的制作时间,甚至更短,「在欧美和日本,一个动漫作品的创作时间动辄10年以上,制作时间至少也要6至8年。《阿凡达》15年、《汽车总动员》6年、《狮子王》6年、《功夫》5年、《怪物史莱克》7年,从寻找最好的故事开始,对角色定位和场景设定都近乎苛求,最后则是对动画制造效果的把关,中国两三年就赶出来的作品,当然很难取得好票房。」

  除此以外,罗宾京认为,中国电影的另外一个误区是,总认为动漫是做给小孩子看的。「中国动画片在国外不受关注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动画片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儿童身上,而美国及日本的动画片则兼顾更多的年龄层次,」罗宾京以宫崎骏为例,「宫崎骏的动画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最纯真的美好,不仅小孩子爱看,年轻人也追捧,而这样的立意,在中国的动画片中很难找到。」

  在此意义上,也有学者进而指出,价值观应当是动画片的重要一环。上海交通大学文化管理专业副教授邓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在日本,有全民读动漫的阅读氛围,动漫是一种形式,它的未来命题(如庵野秀明作品),以及它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非常深刻。

  遑论成年人,即便在青少年当中,国产动画亦缺乏吸引力。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现场观众分层明显,低幼儿童纷纷奔向「喜羊羊」,青少年则涌向日本欧美动漫展台。据称,在中国动漫产业已经如火如荼的2009年,一份有关动漫形象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

业界致力复活中国动漫形象

  对于内地70、80后而言,并非全然没有关于国产动漫的美好回忆。孙悟空、哪吒、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这些经典国产动漫形象,在几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应当并不逊色于米老鼠、唐老鸭、忍者神龟、抑或是变形金刚。不过,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钱建平看来,这些动画电影所塑造的动漫形象、品牌囿于当时的理念、思路都没有进行长线经营,十分可惜。

  今年1月,华语动画巨制3d版《大闹天宫》正式上映。在老版动画片《大闹天宫》诞生50年后,孙悟空的动漫形象再度出现在了大屏幕上。影片还请来参与制作《阿凡达》《2012》《哈利.波特》系列的特效团队美国特艺集团来做《大闹天宫》的3d技术,可谓是「最现代的电影高科技和最传统的中国经典的结合」。

  3d版《大闹天宫》只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复活」经典动画片计划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新版《马兰花》、《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动画片已经陆续上映。由于昔日的经典逐渐与当代人的审美有了距离,3d化就成了一项战略。除了《大闹天宫》,另一部经典动画片《渔童》还用上了4d技术。另据透露,其他经典作品如《天书奇谭》、《神笔马良》等,都将陆续3d化,焕然一新与观众见面。

  钱建平认为,修复影片,除了向经典致敬外,对美影厂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就是激活整个动漫产业链。「迪士尼创建几十年,其实也就是成功建立了几个动漫形象,」钱建平说,「荷里活动画大片为什么总爱出续集?关键是要把这些形象品牌化,进而才能在授权和衍生产品上做深、做透。我们今后要做一个品牌管理系统,来系统管理创作的源头、授权的中游、产业链的终端等。」


分享到:

最新资讯 | 商务合作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定制服务 | ag真人官方网的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ag真人官方网的友情链接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联系ag真人官方网
ag真人官方网 copyright(c)2011 teamcool.cn 福州天之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g真人官方网的版权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