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林先生去世,浮躁的中国动画业的损失-ag真人官方网

张松林先生去世,浮躁的中国动画业的损失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5-10   人气:1418   【字体: 】

  惊闻动画艺术名家张松林先生去世了,在我看来,这对现下浮躁的中国动画业来说不啻雪上加霜。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知道《没头脑和不高兴》,而拍摄于1960年的《小燕子》更是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实不仅是这两部张先生的作品,我们曾经有过许多极具东方神韵的卡通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鹬蚌相争》和《三个和尚》,至于经典中经典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加不在话下。 

  在张先生执导《小燕子》《没头脑和不高兴》以及《谁的本领大》那个年代,动画片不叫动漫、卡通,而是叫做美术片。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非常传神的名字。因为那个时期这类作品的艺术水准极高,而中国文化色彩的渗透也非常充分,水墨淡彩动画的风格举世无双。而《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写意简笔画风格和现在动画片的简陋画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诚然我们现在的技术、设备远超彼时,动辄数字制作、非线编辑貌似高深莫测,其实就艺术水准而言,早已大不如前。对动画片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是文化,两个基本点是故事和美术,至于技术,那只是个实施的手段而已。对比现在的动画片和我们曾经辉煌的美术片,不难发现差距出现在哪里。我们现在的作品普遍缺乏文化性,没有了文化内核,配合缺乏基本逻辑的故事情节、粗鄙的美术造型和缺少层次感的画面,无论什么手段都是徒劳。 

  动画片并不简单,往小说它是雅俗共赏,往大说它是寓教于乐,譬如《没头脑和不高兴》,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部作品,但它极具现实意义,观片本身可能只会给人幼稚可笑之感,但上网看看论坛和跟帖,你就很难笑得出了。举目望去,一半是没头脑,一半是不高兴,你还会觉得这是一部简单滑稽的动画片吗? 

  我们把动画片发展成动漫产业,无数业者殚精竭虑,但究竟在关注什么呢?市场化商业化不是罪过,行业发展需要资本支持,可我们凭什么得到市场呢?一部《功夫熊猫》在各大院线横冲直撞,它的文化、它的故事、它的风格无一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风韵。而我们自己却在发问,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我们的风格是什么?我们控诉迪斯尼、好莱坞对我们的文化侵蚀,但是当梦工厂拿出一部中国风格中国逻辑的美国大片来抢占中国的市场,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所以我才更加悲伤,所以我才更加忧虑,一代宗师就此逝去,原创中国风格的艺术家们渐行渐远。


分享到:

最新资讯 | 商务合作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定制服务 | ag真人官方网的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ag真人官方网的友情链接 | ag真人官方网的合作伙伴 | 联系ag真人官方网
ag真人官方网 copyright(c)2011 teamcool.cn 福州天之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g真人官方网的版权所

网站地图